爱书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民国大文豪 > 第三百六十二章这一页的历史该如何书写

第三百六十二章这一页的历史该如何书写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在国内,北伐战争刚刚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广州国民政府和苏联决裂,无论是上海还是广州,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。

    这件事的根源还是在孙仲山那里。

    和苏联联合是孙仲山的意思,只是广州国民政府内部一直有不同的声音。

    为此还发生过争执,被孙仲山强压下来,自从孙仲山去世后,反对的声浪日益高涨。

    最终酿成了这次的事件。

    这时候,林子轩正在邮轮上写《京华烟云》。

    《京华烟云》这本小说的时间线从1900年一直延续到1938年,展现了这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历史风貌,可以说是一部近代中国的历史。

    小说一直在《新闻报》的副刊《快活林》上连载。

    不过,连载的断断续续,这是因为林子轩比较忙,写作的时间越来越少。

    这就是出名的代价,他不是一个单纯依靠稿费生活的文人,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。

    再说,这本小说若是写的快了,一旦超过当前的年份,就写不下去了,你不能在1927年去写1928年的故事。

    所以,林子轩一直写的很慢,严独贺也没有催稿。

    以林子轩此时在文坛的地位,还能在报纸上连载这种长篇小说,严独贺都觉得幸运。

    这已经不是林子轩写《射雕英雄传》的那个时候了,现在恐怕也没有人能请动林子轩在报纸上连载小说了。

    《京华烟云》写到这个时候,已然有了一种传世名著的味道。

    小说中包含了很多方面。有佳话,有哲学。有历史演义,有风俗变迁。有深谈,有闲话。

    它细致的讲述了这个时代的中国男女如何成长、如何生活、如何爱、如何恨、如何养成某些生活习惯,如何形成某些思维方式。

    尤其是其中的道家思想,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,如何顺应时代,适应环境。

    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小说那么简单了。

    普通读者看到的是男女之间的恩怨故事,文学家看到的是“红楼梦”式的写作手法,哲学家看到的是道家文化,社会学家看到的是一幅北平的社会风俗画卷。

    这是一段民国时期的历史传奇。

    从《京华烟云》连载开始。就被无数文学评论家关注。

    如今不会再有人批评,他们好奇的是这本小说能达到什么程度,林子轩能不能掌控好如此繁复的情节,会不会写到最后控制不住,从而留下遗憾。

    “红学”经过考证派的宣扬,很多读者都接受了《红楼梦》后四十回是续写的说法。

    《京华烟云》还无法和《红楼梦》相比,但有了几分红楼的韵味,只是不知道结局会如何,希望不要落到和《红楼梦》一样的下场。

    按照后世网文的说法。那就是不要烂尾。

    他们这么想很有道理,目前报纸上已经连载到了1926年的故事,从小说情节上看有很多伏笔都没有展开,不少人物刚刚出场。显然还有很多故事没有讲完。

    难道小说写到1927年就会戛然而止么?

    文学评论家对此进行了推测,按照这部小说的写作构思来看,明显是一部野心之作。

    林子轩想给这个时代写一部历史。那么整个故事会写到什么时候呢?

    是写到当前这个时代就停止,还是会写到几十年后。对此林子轩没有给出解释。

    之所以不解释,是因为他同样没有想好。

    在邮轮上。他有了空闲,这几天写了几章,写到了1927年的故事,还要不要写下去呢?

    再写下去就不是故事,而是预言了,而且,这段故事很不好写。

    写小说难免掺杂着作者的观点和态度,对于历史事件或批判或支持,都将在故事里呈现。

    在《京华烟云》里,穿插着大量的历史事件。

    包括义和团、辛亥革命、袁时凯篡国、张迅复辟、直奉大战、军阀割据、五四新文化、三一八惨案、“语丝派”与“现代评论派”笔战、青年“****”、二战爆发等等。

    作者的政治倾向和生活态度就在其中。

    以“语丝派”与“现代评论派”的笔战为例,林羽堂是语丝派的成员,在字里行间自然倾向于语丝派,认为自己站在正义的一方。

    现在林子轩来写,就会有很大的不同,会相对公允一些,这由各自的立场决定。

    作者和小说分不开,这叫做文如其人。

    《京华烟云》是林子轩写的小说,读者会想当然的认为这是林子轩的态度。

    以后会有不少人通过研究林子轩的小说来判断林子轩的思想和性格,从而确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最终盖棺定论。

    但他们不知道,这些小说并不是林子轩写的,他不是原创者,他只是小说的搬运工。

    然而,这不妨碍后世的人通过小说对林子轩做出判断。

    所以说,《京华烟云》中1927年的这段故事不好写,他甚至想就这样突然结束。

    林子轩的思绪有点烦乱,便放下笔,走出船舱,来到甲板上眺望大海。

    四月的天,不冷不热,海风吹过,带着咸咸的味道,朝着远处望去,还能隐约看到小岛的模样,这里是印度洋。

    站了一会,心情放松下来,烦躁的情绪逐渐远去。

    他忽然想到很多年后肯定有人为他写传记,不知道会写成什么样子。

    是正面角色还是被批判的反派,是受人敬仰还是被人诋毁。

    多年后世人对他的评价取决于此时此刻他的做法,或者说他的态度,他写的小说等等。

    只是,这一页的历史该如何书写?

    林子轩想了想,决定不去想以后的事情,按照自己的心意来,如此才是真性情。

    如果后世真有关于他的传记,他希望传记的名字叫做《民国大文豪》。

    在邮轮上,空闲的时间很多,除了写作,就只有和人聊天了

    徐至摩和郁达浮两人都是这个时代文坛的佼佼者,虽然性格不同,却很谈得来。

    这一年多来,徐至摩在北平,郁达浮在广州,林子轩在上海,三人生活在三座城市里,自然有各种不同的见闻。

    北平的高压统治,广州的国民革命,上海的风云变幻。

    三个人就是三个世界,也是一个微缩的中国。(未完待续。)